龙 须 面
龙 须 面
“龙须面”为传统面食,龙须虽然没人见过,但必然是又细又长。吃龙须面本来是很隆重的,每年农历二月初二,民间传说“龙抬头”,这一天为“龙”而吃。据说现在的龙须面是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,已有300多年的历史,吃的日子不讲究了,已经成为百姓的普通面食,想吃就吃。为什么?因为好吃。在山西,介休的“龙须面”,更是名吃之一,来了介休怎能不吃吃?
展开剩余69%有人说,龙须面就是拉面,也有人说龙须面已经不属于拉面了。是啊,普通的拉面能拉几扣、多少根?龙须面可是要拉到10几扣、上万根呢!所以,如果还算是拉面的话,那就是极致细化的拉面,普通拉面的“升级版”,或者说是所有拉面的“天花板”了。
龙须面出条时不同于拉面那样简单的抻拉,面艺师会在出条的过程中融入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,时而如银蛇狂舞,时而又如惊涛骇浪,令人眼花缭乱。
龙须面曾是“宫廷御膳”,食材要包括高筋度的富强粉、墨鱼片,鸡蛋、草虾、蛤蜊,香菇和豌豆荚等。调料要有葱花、辣椒粉、热鱼汤、精盐、姜酒汁和糖。
龙须面最适宜早餐食用,要说节气,“小满”正当时。
“龙须面”工艺难度大,和面必须面软适度,搋揉光滑、柔韧;溜条、抻条时抓面两头,均匀用力,上下抖动。反复交叉换位,把面溜“熟”、溜顺;一手向里、一手向外,搓条上劲,提起两头,一抖一抻,再上案板,对折两根、撒上面,条不粘连,对折打扣,拉坤成丝。油炸时油温不要高、将抻好的面丝轻放油锅,用筷子轻拨面丝,炸至硬挺,呈浅乳黄色,轻捞出锅。面丝均匀,不并条,不断条,香滑脆爽。
大鱼大肉吃腻了,试试这碗龙须面,清淡又好吃。龙须面的营养成分很高,为高淀粉食品,可以提供更多的热量补充体力所需。
在介休,对于龙须面的制作造诣颇深,手法,选料,制作过程等都精益求精,采用当地优质的精粉制作而成。介休对龙须面的吃法颇讲究,配料营养丰富,红白绿的色彩搭配十分诱人,味道鲜美,面条细滑,口感顺溜。
老话说“面食之乡,数山西。”来介休,必吃一碗高端大气的龙须面,听名字也不同凡响,品尝一碗那就更会让你在餐桌上对我们祖先的传承肃然起敬。吃完之后,昂首挺胸,扬眉吐气,回味无穷。
作者简介
李晨光(林一夫),1941年生,山西省临县玉坪乡人。林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。先后在太岳山林区和关帝山林区从事林业科技和文秘工作,高级工程师。曾编著《山西国营林场概览》,执笔《太岳林区四十年》《关帝局史》《山西省水资源和林草绿化涵养水源研究》及《关帝山森林的间接效益》等,退休后被聘任为《山西林业志》执行副主编和《山西大林区》执行主编。
发布于:北京市长胜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